初二成绩不好怎么挽救
所谓“初二现象”是指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时发生的一系列现象。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叛逆、暴躁、成绩下滑严重,两极分化普遍、追求独立。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发展的危险期,更是发展的关键期。初二成绩不好怎么挽救呢?下面为大家做出介绍。
初二成绩不好的原因
1、课程难度大。初一时,学校主要以数学、语文、英语三科为主,与小学衔接比较紧密,难度适中,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到了初二以后,增加了物理、化学两科。这两科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导致成绩下滑。
2、课程容量大。小学阶段,科目、教辅相对少。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尤其到了初二,科目增加,容量增大,学习精力不足。这点从孩子的书包重量变化可见端倪,有的孩子书包竟重达五、六十斤。
3、自学能力差。小学阶段,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主要侧重几个点,即: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初中阶段,侧重看升学率。由于评价导向的差异,导致教师教学落脚点产生差异。简单说,小学侧重整体成绩,初中偏重个体成绩。由于评价的差异,导致小学教师讲、扶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自学能力不强。而初中阶段,学生必须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
4、学习能力弱。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小学阶段,很多孩子成绩很高,满点学生比比皆是。可是到了初中以后,尤其到了初二,成绩一落千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小学阶段,课程容量低,学习难度低,考试难度低。再者,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主要以死记硬背、反复训练为主。而初中截然相反,容量大、难度大。为此,学生成绩从表面的“繁华”走向极度的“衰败”成为必然。
5、青春期原因。在这里,我们先普及一下“青春期”的知识。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青春期,孩子除了身体上的变化以外,心理变化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好奇、冒险、暴躁,有主见。其实,从孩子成长角度来讲,这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必然。小学阶段,孩子独立思维能力没有形成,依赖心理占为主导,所以很“听话”。到了初二以后,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并且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对待学习问题上,他会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不学又能怎么样呢等等。此时,如果我们不能及时予以正确引导,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6、学习习惯差。要想学习好,一个重要前提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呢?主动钻研、主动预习、及时复习、专心听课、勤于动笔等。而这些学习习惯恰恰是很多孩子不具备的,因此,到了初二以后,成绩下滑也在意料之中。
初二成绩不好怎么挽救
第一、必须要珍惜每天在校的10个小时,上课紧跟老师思维。
初中八成的学习时间全部在学校,大部分知识是在课堂学到的,所以课堂是学生竞争的主战场,想要不被落下就必须要磨练自己的注意力,尤其是每天早上的第一二节的数学语文课,必须要保证自己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初中最难的科目学到位。如果一上学就没精神那么必然会逐渐跟不上要求,最后和别人拉开差距
第二,提高成绩必须要做到写一道题会一道题,这样难题才能越来越少。
这就要求学生做到经常性的反思和总结,为每一道错题都总结出出错的原因,然而很多初中生不愿意在学习上深入思考,本质上是不喜欢动脑,宁愿多做题也不愿意订对答案修补漏洞,更多人则是应付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就去玩去了,这种学习方式长久下去必然会随着数学英语包括物理化学的知识难度提升而逐渐落后,还怎么可能有希望呢?
必须要看清现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不要想着到了初三就能随随便便一步登天,只有初一初二打好基础,积累了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到了初三才能越学越有动力,每次考试底气十足,才能决胜中考。